用户:Perxenic Acid
自用草稿
- 主条目:核弹塔
第二包起(堆高)
实战一般堆高1~2包,用于快速打出100攻击则堆高4包。
下列五种情况覆盖了所有块序,若不追求极限,则各种情况无较大差异。
早 S 形(镜像) |
救命形(镜像) |
正心形(镜像) |
J L 形(镜像) |
早 T 形(镜像) |
早 S 形 |
救命形 |
正心形 |
J L 形 |
早 T 形 |
请务必牢记其形状(包括镜像)。 在堆叠时快速识别使用哪种情况的方法(以及 Hold 情况):
- 早 S 形:S 在前两个(IO 不占位置)(Hold Z 到最后)
- 早 T 形:T 在前两个(O 不占位置)(Hold I 到最后)
- J L 形:J 和 L 其中一个早,另一个不过晚(看具体情况 Hold)
- 正心形:Z 早 S 晚(最好最后来)(Hold O 到最后)
- 救命形:IO 早,TSZ 沉底(块序要求很高,尽量不搭建这种形状,除非真的出现 IOJLTSZ 这种抽象块序)
- 主条目:O 旋
本条目介绍的内容涉及游戏的基本玩法,但不属于俄罗斯方块准则范畴,请读者注意。 |
O 旋(O-Spin)是一种将 O 方块旋入特殊位置、甚至变形成其他方块的特殊旋转操作,只在少部分非官方的方块游戏中可以实现。
由于 O 块各朝向没有区别,但又实际上可以进行旋转操作,因此 O 旋长期以来是方块玩家社区中的流行笑话(「梗」)。在官方游戏中[注 1],旋转 O 块除了拖延时间外没有任何效果。但是,极少数游戏用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这个调侃,并成为游戏特色之一。
卡入
几款游戏允许 O 块在特定地形下旋转后穿越不足两格的「狭缝」,卡入正常无法落入的位置。这些游戏的具体实现方法与踢墙表各不相同。
官方游戏
2009年的 Tetris Stardust 可能是第一款实现 O 旋的游戏,也是目前唯一拥有 O 旋功能的官方游戏。在官方游戏正常的超级旋转系统(SRS)中,O 块没有踢墙。但在 Tetris Stardust 中,O 块可以向下卡入一格宽的地形。
O 旋要求的地形条件:
若逆时针旋转 |
若顺时针旋转 |
O 块的踢墙表:
测试 1 | 测试 2 | 测试 3 | 测试 4 | |
---|---|---|---|---|
顺时针 | (1, 0) | (1, -1) | (1, -2) | (2, -1) |
逆时针 | (-1, 0) | (-1, -1) | (-1, -2) | (-2, -1) |
非官方游戏
在 T-ex 的 X 旋转系统(XRS)与 Techmino 参考 XRS 设计的偏移旋转系统(BiRS)中,在按住某个方向移动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方块会采用另一套倾向于该移动方向的踢墙表,使得 O 块能朝玩家预期的方向卡入。
在 Ascension 的 ASC 旋转系统 中,O 块的旋转中心并不位于正中心,同时踢墙表的范围极大,因此可以轻松地将 O 块卡入各种地形。
在 Aquamino 的 Aqua 旋转系统(AqRS)中,O 块可以和 Tetris Stardust 类似的方式旋转进洞,但 AqRS 更加强大,允许 O 块翻越地形、“传送”等。
在 Polyform 中有开启 O 旋选项,此时 O 出生时的旋转中心位于左下角。但 O 强行使用和 T 一样的踢墙表,导致 O 旋不够直观。
Nuketris 的 O 块也是类似的偏心,甚至有一个 worm 模式专门要求玩家将 O 块向下旋转。
Nuketris 的 O 块,旋转中心不是橙色格,而是在橙色格对面 |
Techmino 变形与闪现
Techmino 默认的旋转系统 Techmino 旋转系统(TRS)提供了全新的 O 旋机制。当 O 块位于特定坑洞地形中时,输入特定的旋转键序列,可以让 O 块变形成其他的方块并完成该新方块的旋转,或者让 O 块塞入原本无法进入的某些 O 坑。
在特定地形中 |
O 块可以变形 |
O 块变形为不同方块的按键方法如下,R代表顺时针旋转,L代表逆时针旋转,F代表180°旋转。根据不同的三次旋转,依序采用变形方案:
此外,将变形后的方块暂存将保留其形状,不过依然会重置其朝向。
注释
- ↑ 实际上是「几乎所有」官方游戏,有且仅有一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