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达利
本条目介绍的是雅达利在俄罗斯方块领域的情况。 如果您寻找的是雅达利的完整信息,请参阅 外链 章节中的对应页面。 |
雅达利游戏 Atari Games Corporation | |
---|---|
![]() | |
创办时间 | 1985年1月11日 |
关闭时间 | 2003年2月7日 |
总部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 |
重要人物 |
中岛秀幸(前总裁) 丹·范埃尔德伦(前总裁) 艾德·罗格(游戏设计师) |
相关公司 |
雅达利(前母公司) 天元(子公司) |
天元 Tengen, Inc. | |
---|---|
![]() | |
创办时间 | 1987年12月21日 |
关闭时间 | 1994年6月28日 |
总部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 |
相关公司 | 雅达利游戏(母公司) |
雅达利(Atari)是一个品牌名称,历史上曾被多个不同实体拥有。该品牌名最初来自雅达利(Atari, Inc.[注 1]),是一家美国游戏公司,由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与泰德·达布尼(Ted Dabney)于1972年创办。
最初的雅达利曾被媒体评价为美国街机、家用机、家庭电脑产业的先锋,在电子游戏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其推出的街机游戏《乓》(Pong)与家用机雅达利 2600(Atari 2600)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风靡一时。但由于1983年的美国游戏业大萧条(常被称为“雅达利大崩溃”),雅达利受到沉重打击,随后被母公司出售。在之后的数十年中,雅达利及其子公司各自多次易主与改名,很多收购了雅达利品牌的公司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雅达利[注 2]。
游戏
雅达利及其子公司在俄罗斯方块领域开发和发行的作品列表:
游戏 | 年份 | 平台 | 开发 | 发行 |
---|---|---|---|---|
Tetris | 1988年 | 街机[注 3] | 雅达利游戏 | 雅达利游戏 |
VS. Tetris | 1989年 | 街机[注 4] | 天元 | 天元 |
Tetris | 1989年 | NES | 天元 | 天元 |
相关公司
雅达利游戏
雅达利游戏(Atari Games Corporation)曾经是最初的雅达利的街机部门,在1984年雅达利被出售后成为独立公司。为表区分,雅达利游戏被要求必须在商标中带有 Games 后缀,且商标只能用于街机领域,不能在电脑与家用机领域使用。
1988年,雅达利游戏开发并发行了街机游戏 Tetris,常被简称为“雅达利方块”。
天元
天元(Tengen, Inc.[注 1])是雅达利游戏于1987年创办的子公司,目的在于进入家用机领域。
1988年,天元基于雅达利方块开发并发行了街机游戏 VS. Tetris。
1989年,天元基于 VS. Tetris 开发并发行了 NES 游戏 Tetris,常被简称为“天元版方块”。
但是,由于雅达利在与任天堂的版权之争中败诉,天元版方块被迫召回,因此在市面上极少流通,在美国很少为人所知。但在中国,由于机缘巧合,天元版方块的盗版曾经相当流行。
琐事
雅达利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在日本围棋棋院拥有初段段位,因此在创办雅达利时使用日文围棋术语作为公司名。后来尽管布什内尔离开了雅达利,其子公司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雅达利(Atari)的名字来自日文围棋术语“当たり”,对应中文围棋术语“叫吃”或“打吃”。
天元(Tengen)的名字来自围棋棋盘中心点“天元”的日文发音。但是,其在中国曾经长期被误译为“天正”,且该误译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雅达利的徽标由乔治·奥珀曼(George Opperman)设计。该徽标形似雅达利首字母 A,三条线则形似雅达利第一款游戏《乓》中的两块球板和屏幕中线。但在之后,该徽标被赋予日本富士山的寓意,常被称为“富士”。
注释
外链
- 英文维基百科 上的对应页面:Atari (英)
- 英文维基百科 上的对应页面:Atari Games (英)
- 英文维基百科 上的对应页面:Tengen (英)
- MobyGames 上的对应页面:Atari, Inc. (英)
- MobyGames 上的对应页面:Atari Games Corporation (英)
- MobyGames 上的对应页面:Tengen, Inc.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