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之心(Mechanical Hearts,英文可简称 Mech Heart),简称机心会被讹作机芯、鸡心等,是一个 All-Spin 循环定式。
该定式的路线一最初被研究者 Sthantom 称作 LST Spin,但请注意,该定式和 LST 堆叠没有关系。
由于是机械定式,类比机械 T2,国外社区亦有少数玩家将其称作 All-Spin Factory。
该定式在国内玩家研究以前就有人使用,在 Hard Drop 社区已知 kzl314 曾研究过此定式,并取名为 Mechanical All-Spin;研究过该定式的玩家众多,但一直没有发展出较大实战意义。直到 TETR.IO 第二赛季使用了 All-Mini (All-Spin 变种)判定,此定式再次被挖掘出来,并通过国内玩家 Sthantom、Vocabulary、Bigcowhh 等人进一步研究,发展出了有实战意义的版本。机械之心这一名字也是当时国内一位玩家推荐的。
名字由来
定式搭成后在两侧不断构建八格心形,每一包形状都类似,故名。
搭建
|
这段文字需要扩展。你可以帮助俄罗斯方块中文维基来扩写它。
|
该定式有两种路线。其中路线二因没有危险软降而更为实用,会有更好的表现,所以也更为社区玩家所熟知。
路线一
路线一由玩家 Sthantom 研究。
第一包
JZ 与 LS 构成八格心形。
第二包
如果块序允许,可以获得 I 旋和/或 T 旋消行。
全清
该路线有 84.60% 概率达成 8 行全清,至少需要 21 个解[注 1]。这里只展示最常见的一种。
全部解法
后续
后续一共有四种路线:双 T 后续、ST 后续、双 L 旋后续、双 L 堆叠后续。四种后续的长度都是 2 包。
ST 后续与 ST 堆叠没有任何关系。
场地分为两部分,8 列用作八格心形的构建和 Spin 消除,2 列堆高。
双 T 后续
|
|
|
ST 后续
|
|
|
双 L 旋后续
|
|
|
双 L 堆叠后续
|
|
注意 ST 后续的 O 块可能需要危险软降,要在空中将 O 块插入预定位置。
通过对四种后续的各部分高度变化建立方程组,可以算得构成永久循环的各后续比例为:
- 双 T : ST : 双 L 旋 = 4 : 9 : 2
- 或 双 T : ST : 双 L 堆叠 = 2 : 11 : 2
这两种循环方法都是 30 包一循环。
一般玩家没有必要一直记忆使用的后续频率,根据场况选择后续即可。
路线二
路线二由玩家 Vocabulary、Bigcowhh 等研究。
开局一
最原始的开局,开局没有特别大的火力输出。
第一包
适用于大部分 O>I 的块序。使用 180° 旋转可提高搭建率。
JZ 与 LS 同样构成八格心形。除去 Mini T1 外也可以选择 J1,J1 需要使用 180° 旋转。
第二包
第二包虽搭建率为 100%,但有较大概率无法 T 旋消二。
开局二
由 Bigcowhh 发明的另一个开局,第二包有相对可观的火力。
第一包
两种摆法,搭建率 75%。
第二包与第三包
有理想型和妥协型两种摆放,本质只是交换了两个 T 的摆放顺序,留下相同的地形。
开局三
山岳堆叠三号开局,见其它开局定式接续机械之心章节。
地基
有两种地基,可以通过搭建“半个”下文的增高或常规后续互相转换。
基础后续
后续一共有三种路线,根据心形所在列的高度升降分别称为:增高后续、常规后续、降高后续。三种后续的长度都是 2 包。这里以平底的地基演示。
场地同样分为两部分,8 列用作八格心形的构建和 Spin 消除,2 列堆高。
增高和常规后续的每一包有两种不同摆法,这里将两种摆法都画出来。
对于常规后续与降高后续,S 与 T 也可以这样摆放。
对于降高后续,这样摆还有一个好处:L 早来时可以使用 L 旋将其旋入下面,不会影响上方的 Spin 洞口。
虽然路线二不涉及危险软降,但常规后续有 6.11% (308/5040) 概率无法搭建,必须使用其它后续妥协。
但在 T 旋有不可移动判定时, S 和 T 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
此时正常后续的搭建率为 100%。
第二包以后建议至少使用一个半的增高后续,不容易导致剩下的 T 槽没有屋檐从而无法达成 T 旋的情况。
通过对比路线一与路线二,显然可知:增高后续与路线一的双 T 后续,常规后续与路线一的 ST 后续,降高后续与路线一的双 L 旋后续,本质上一致,因此有同样的循环比例:
同样地,最小循环周期为 30 包。
一般玩家没有必要一直记忆使用的后续频率,根据场地情况选择后续即可。
自然而然地可以想到路线二也有类似路线一的双 L 堆叠后续,但较少有人使用。
拓展后续
除去三个基础后续外,路线二也有一些其它的后续。
双 L 降高
前述的“双 L 降高”后续,与后续一的双 L 堆叠后续本质一致,也因此有以下循环比例:
- 增高 : 常规 : 双 L 降高 = 2 : 11 : 2
消四
还有一个特殊的后续,能在最后做出一个消四,并在最终恢复机械之心的形状。
该后续由 Bigcowhh 研究并发明。其长度为 4 包:
该后续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 该后续只能在左侧有三个完整的八格心形,且右侧比左侧低一格时使用。
- 该后续的前两包,JZL 三块构成 3×4 盒子。如果按照每包搭建一个完整盒子的方法,则有概率无法搭建,需要每一包都视块序搭建两个盒子的一部分。
同样对高度变化建立方程组,可以算得构成永久循环的各后续比例为:
即最小循环周期为 10 包。
尽管这个后续的攻击效率较低,但这个后续的加入引出了一个无论是后续比例还是循环周期都更为简洁的循环。
放弃 B2B
TETR.IO 中,快速游戏使用 B2B 充能,借助这一机制,断掉长 B2B 将打出巨量攻击,因此适时放弃 B2B 在快速游戏里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可以在中途通过以下方式放弃 B2B,之后可以继续按照机械之心的打法接续(此处以路线二举例)。
下面的做法本质上是常规接续的衍生,增高、降高等后续也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方法。
“制药”
- 主条目:机械之心/喝药与制药
由于 TETR.IO 的快速游戏现在拥有抵消惩罚的机制,惩罚高于一定值会破坏原本的包随机器,因此研究者尝试了许多方法减少抵消惩罚,直接消除垃圾被称作“喝药”,而通过在不同列构造 S/Z 旋就称作“制药”。具体内容见上方的条目。
其它开局定式接续机械之心
路线一由于鲜有人继续研究,以下所展示的都是接续至路线二的方法。
山岳堆叠三号
该后续由玩家 kaomoji_6_57246 发明,但之后这位玩家的 Discord 账号被盗,不再有后续信息。
选择山岳堆叠三号的方法四,在游戏提供 180° 旋转时第二包搭建率为 100%,但注意 J 可能存在的危险软降:
游戏提供 180° 旋转的条件下,后续的每一包都是 100%,最终搭成机械之心的地基:
从第二包开始,每一包都有足够的火力输出,是实战较为好用的定式。
SDPC
该后续由 Bigcowhh 研究并发明。
谱面(待补充)
Rich DDP 与 Ajanba TSD
该后续由 Aqua6623 研究并发明,但由于搭建率过低而不实用。
Rich DDP 与 Ajanba TSD 都有瞄准 I 的 DDPC,形状相同且完全对称。
注意到两个定式第二包的 I 块都摆在中间,将其拿出来放在最右边,就变成下图所示的样子:
第三、第四包如下图所示:
第三包本质上是半个常规后续,但由于 S 与 T 的顺序不能互换,如前文所言,第三包有 6.11% 概率无法搭建。
第四包本质上是半个增高后续,只对 I、O 的摆放顺序有要求,因此搭建成功率为 100%。
实际上,对比正常的机械之心,这样搭完之后左侧 8 列相当于被镜像了。此后便可按照镜像的机械之心搭法继续搭建。
对于第二包,I 块自然也可以摆在左侧,这样会导致后续所有方块的摆放位置有所偏移。
该路线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机械之心开局火力不足的缺点。
兼容性
|
这篇文章需要扩展。你可以帮助俄罗斯方块中文维基来扩写它。
|
机械之心即使在不是包随机器的条件下也有强大的适应性。研究者尝试了 7+1-Bag、7+2-Bag、甚至是 H4R6 等,发现机械之心仍能较稳定地接续。
机械之心的兼容性主要来自于八格心形的大量使用(与 ST 堆叠较为相似)、Spin 形状的灵活性和大半侧的灵活度。
且多个八格心形叠加而成的形状有更多的组成方式,更进一步加强适应性(更说明与 ST 堆叠之间的关联):
作为火力地形
在 All-Spin 环境下,机械之心使用的单体形状本身能够容纳很多 Spin 方式,即使是中局也相当实用,完全可以在中局构造出“机械之心”的形状[注 2]。研究者 Bigcowhh 认为,“正确对待机械之心的方式是将其视作像 LST 那样的火力地形”。
注释
- ↑ 有些解看上去不太一样,但由于复合构造,本质上是同一个解。
- ↑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循环,这种形状严格来说不能称作机械之心,部分玩家也不喜欢这样称呼。
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