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页面原文来自 Hard Drop Wiki,原页面链接:Stickspin。 搬运日期为2021-11-24,搬运后原页面可能已有更新。 未命名路线为编者新增,并不来自 HD Wiki。
|
Stickspin 是一个 T1-T2-TD 定式,由 stickmancomic 发明。
Stickspin 的第一包跟 SDPC 几乎一致,区别 Stickspin 第一包的 T 是竖着的姿态,因此后续与 SDPC 完全不同。
Stickspin 的块序要求与 SDPC 完全一致,需要 O 早于 TSZ 三者之一,搭建率为 75%。如果不能搭成,应选择其他开局定式。
第一包
在玩家无法搭成 Stickspin 的情况下,另一种搭建方式可以构建出跟 Stickspin 一样的地形,但无法打出 T1,在 All-Spin 环境下有机会打出一个 Z1。
因无法打出 T1,又被称作“0Dickspin”。
第二包
第二包固定,搭建率 100%,JL 形成复合构造。
第三包
第三包有数种摆法,至少可以搭成下面三种摆法中的一种:
L 早于 J 时,上面的摆法里 TD 攻击 里的 T2 尚未成形,下面的三种摆法弥补了这一缺点:
上面所有搭法中,S 和 Z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亦可根据第四包的块序和垃圾行的洞口位置来自由搭建第三包。
注意: 要想打出 TD 攻击,坑旁边的墙至少要有 2 格高,详见 T3 条目。
推迟第二包的 T2
如果第三包的 T 来的很晚,可以在暂存 T 块的情况下,通过搭建第三包的一部分或全部来推迟第二包的 T2,最终构造成 DTD。
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打出多个 T 旋,打出较大的爆发攻击。
注意: 这种搭法可能需要用 T3 的屋檐来将 T 移动到 T2 槽,确保在搭第三包的中途不会出现无法打出 T2 的情况。
第四包
在第四包,你可以简单地打出 T2,然后在消除它后搭出其他形状。打出 T2 后的盘面很干净,很容易就能挖出垃圾行的洞口。
后续
玩家在搭建完上面列出的第三包搭法后,有可能能搭出下面的地形。玩家很容易能在这个地形上继续构造 T 旋来保持 B2B:
该地形的一些后续:
如果块序不允许,可以根据场地构造其他 T 旋构造,例如:
全清
在搭建 Stickspin 的过程中有几种能打出全清的方法:
8行全清
打出第二包的 T2 后,有 33.73% 的概率能打出全清。
下面是所有解法。第一种解法有概率能打出 T1。
10行全清
几种第三包的搭法会带来打出 10 行全清的可能性。
- L → O → J (13.81% 成功率,3 个解法)
14行全清
第三包后,像下图一样搭建能有大概率打出 14 行全清。
- T → Z 并且 S → J → O / T → S 并且 IZ → L → O (96.87% 成功率,19 个解法)
- S → T → JL (100% 成功率,6 种解法):
- T → I 并且 J → L (71.90% 成功率,5 个解法):如果 T 和 J 来的很晚,则无法搭建。
一个未命名路线
该 T1-T2-T2-T3-T2 路线出现于韩国玩家 PENSIL 2025 年 1 月 8 日的一期视频中,发明者已无从考据。
若游戏提供 180° 旋转,这个路线第二包到第四包搭建率均为 100%。
对于第四包,以下三种路线可以覆盖全部块序:
该路线完美地利用了 TETR.IO 的 B2B 充能机制,将 B2B 叠到四层后可以快速断掉,从而在大量火力输出后补刀,或是用散垃圾为难对手。
其他相关
- SDPC - 一个类似的 T1 开局定式,有很高的 8 行全清概率。
- 二八炮 - 一个类似的 T1-T3-全清开局定式。
- TD 攻击 - 也称 C-Spin,一个 T3 接 T2 的形状,能在中局使用。
- DT 炮 - 一个用三包在打出 T2 后打出 T3 的开局定式,也能在中局使用。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