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tter Brooch 是一个 T2 开局定式,由玩家 Agent RO 发明。
第一包
该定式需要第一包 L、J 块之一和 I 块早来。
标准形状
晚 O 变体
如果第一包的 O 块来得足够晚,可以在完成 T2 之后放置,那么可以放在图示的中间位置:
这样得到的形状与 TKI-3 开局的平顶型相同,也因此有同样的接续方法。选择非常丰富:LST 堆叠、机械 T2、DDPC、皇家十字等,已经被研究出大量接续,没有在本页面重复讨论的必要。后续章节将只考虑 Glitter Brooch 的标准形状。
第二包
该定式有非常丰富的第二包(及以后)接续选择。
- 理想路线有 2 种形状,提供最高的八行全消成功率(90% 以上),留下的地形也很灵活。
- 备选路线有 2 种形状,八行全消成功率相对较低(80% 以上)但仍然高于其他路线。
- 以上两个路线都不保证能够搭建。必定成功路线有 2 种形状,可以覆盖所有块序。
- 六行全消路线有 5 种形状,与以上三个路线都不一样。
- 最后,玩家也可以自由发挥构造 T 旋,这里列举 4 个例子。
这些路线由玩家 flore 整理分类和命名,与 Hard Drop Tetris Wiki 可能不同。
理想路线
被认为是最佳的第二包接续,玩家应当首先考虑。J 块早于 O 块时选择左图、晚来时选择右图并争取暂存,二者总的搭建成功率为 54.05%。如果右图路线暂存失败,那么就妥协放在如图的虚线位置,这样总的搭建成功率会提升到 62.06%。
这两个选择可以导向最高的八行全消成功率(妥协选择的成功率相对稍低),也可以灵活地转向其他 T 旋接续,如 LST 堆叠。
备选路线
八行全消成功率和地形灵活性相对稍差些。
必定成功路线
左两图的 O、S、Z 块实际上是相同的形状,因此一共是两个接续。它们可以覆盖 100% 的情况,但八行全消成功率低很多,玩家需要在这之后自由发挥。
另外,I、J 块也可以交换位置摆放,会使接续稍微有所不同:
六行全消路线
在该节的图中,若方块被拆为两部分,说明其在 T2 之后放置。
如果玩家希望达成六行全消,那么第二包的搭建方法与前面的路线均不同。
用尽第二包,如果第三包 O 块(左两图)或 I 块(右一图)先来就可以全消。
理想路线晚 J 块的情况,有两种全消解法:暂存的第二包 J 块与第三包 O 块,或第三包的 I、L 块。
晚 Z 块的情况,使用第三包的 J、L 块。
自由发挥
以下是一些捐赠的第二包接续例子:
第三包 八行全消
理想路线
- 暂存 J 块:最佳情况。全消成功率为 98.93%,至少有 42 个解法。
- 早 J 块:第二高的全消机会。全消成功率为 94.17%,至少有 29 个解法。
- 晚 J 块妥协路线:可以接受的选择。全消成功率为 86.07%,至少有 23 个解法。
备选路线
- 早 S、O 块的 Sky Prop 形状:全消成功率为 89.29%,至少有 18 个解法。
- 早 Z 块:全消成功率为 83.33%,至少有 23 个解法。
必定成功路线
- O、S、Z 块组合:全消成功率为 50.75%,至少有 10 个解法。
- 早 O 块:全消成功率为 41.27%,只有 3 个解法。
该路线的全消成功率比前两个路线低非常多,可以被认为缺乏实用价值。玩家需要考虑使用前者第五列或后者第三列的洞口平衡高度自由发挥做 T 旋。
参考资料
本条目的早期版本曾转载并翻译自 Hard Drop Tetris Wiki 的条目 Glitter Brooch (英),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转载后已进行大量修改更新,与原条目内容有较大区别。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