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需要扩展。你可以帮助俄罗斯方块中文维基来扩写它。 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取名字
|
三合一螺旋式 Z 旋塔是一个 Z 旋定式。这一定式集三种定式于一体:
该定式的原型最初由 xp2_882030kgz010602 提出,前几包散消后转入机械 Z2(与蛇行 Z-Spin 一体)[注 1][注 2]。之后 Aquamarine6623 优化了开局,并扩展出类似于 ST 堆叠的消除方式,但由于消四时 I 块必须危险软降而不实用。
开局
前两包按如下方法搭建:
第三包起每包搭建率均为 100%:
第五包的 Z 旋方法
第六包的 Z 旋方法
机械 Z2
自第七包起,按如下方式搭建,每两包一循环:
Z 旋方法与第六包相同。
循环可持续到场地过高无法继续为止。
经足够多轮循环后的场地
蛇行 Z-Spin
如果在第八包将 Z 旋入最下方的洞里,会让地形变成如下所示的形状:
对比后会发现,它的地形和第五包打完后的几乎一致,只是 Z 旋的洞多了一层。这实际上是一个蛇行 Z 旋复合构造: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摆放 Z 块,最终的场地会变成如下图所示的螺旋式 Z 旋塔:
永续 Z 旋+消四
在按照机械 Z2 章节的摆放搭建 4 包后,底下会出现一整条 2w 空隙,此时可以放入 I 块以得到消四,形成 4 个 Z2 + 1 个消四的循环:
但这样的消四一定涉及危险软降,即使在使用 All-Spin 规则的游戏里实用性也不大。如果使用了消四,则左侧的搭建不能再按照机械 Z2 的逻辑继续,必须 freestyle。
此外,如果使用消四,则左侧的地形会慢慢下降,必须适时增高。
ST 堆叠中,一个 S 与一个 T 严格对应,这里则是一个 Z 严格对应一个 T 和一个右侧的八格心形。
因此,这种堆叠模式存在和 ST 堆叠一样的「双 T 点」:左侧增高时会使用两个 T 和两个 Z,也不会打出任何 Spin。
由于加高集中在左四列,极易导致堆叠过高,这里给出三条建议:
- 到达双 T 点时两个 I 块最好用作消四降低高度;
- 最好暂存 T 块,等待下一个 T 块到来时一起摆放。这点同样适用于 ST 堆叠;
- 尽管 Z 与右侧的八格心形对应,不能急着将右侧的八格心形也转移至左侧,而是在下一个需要加高的时机再转移。
注解